<noframes id="xnrdp"><address id="xnrdp"><listing id="xnrdp"></listing></address><address id="xnrdp"><listing id="xnrdp"></listing></address>

      <noframes id="xnrdp">

      <noframes id="xnrdp">

        房地產的緊縮周期,可能剛剛開始

        2021-03-30 12:13 | 云南生活網

        房地產貸款,正在加速收緊。

        貝殼研究院近日發布的重點城市主流房貸利率報告顯示,3月份60個主流城市首套房貸利率水平較2月份有所增加,平均放款周期也有所延長。

        比如,開封、成都、洛陽、惠州四個城市位居60城前列,首套房貸款利率均在6%以上。二套房貸款利率排在前10位的城市除上述四個城市外,還包括無錫、合肥、安慶、綿陽、南充和馬鞍山,二套房貸款利率水平也均在6%以上。

        房貸利率,既代表了購房的資金成本,又是樓市趨勢的先行信號。

        70%城市房貸延期!樓市出現“倒春寒”?高層表態,風聲更緊了

        2008年央行降息降準,并下調首付比例,隨后2009年房價大漲,銷售額、銷售面積同時起飛,使得2010年我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達到了2000年以來的最高值,同比增長33%。

        2015-2017年也是一樣的道理,央行先后6次降息,銀行間市場資金充裕,深圳先起漲,京滬隨后跟漲,蘇州、南京、合肥、廈門等城市補漲,到2017年直接波及全國的三四線城市,降利率的威力之大,可見一斑。

        現在,房貸利率重新開啟上升趨勢,意味不言自明:房地產的緊縮周期,可能剛剛開始。

        更重要的信號,是房貸放款周期延長。

        報告指出:從房貸放款周期來看,超過70%的城市平均放款周期較上月延長,其中上海、成都、東莞、廣州延長天數超過10天;西安、南京、北京、深圳等城市延長天數在5至10天。

        另根據經濟參考報3月份的報道,在廣州一家股份制銀行,房貸集中度管理新規出臺后,每名信貸客戶經理只有500萬元人民幣的房貸額度。據調查,廣州市新建商品房商業貸款的平均放款周期已經延長到2個月。

        房貸利率上升、放款周期延長的背后,是全國的房貸額度告急。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的調查報道,記者從浦發銀行上海一支行了解到,該行每個月對房貸會控額,目前從受理到放款整個過程需要一個多月。“這是最起碼的時間了,跟以前差不多,我們還好一些,本來就一直在控(額度),現在有些銀行(放款)要三、四個月。”

        此外,廣州銀行業被當地金融監管窗口指導,個人按揭貸款被“雙管控”:要求新增個人住房貸款占比不能超過12.6%,每個月新增個人住房貸款額度不能超過2020年10月、11月、12月三個月(四季度)的平均放款額度。

        70%城市房貸延期!樓市出現“倒春寒”?高層表態,風聲更緊了

        某大行房產事業部人士透露,去年一季度涉房(房地產融資)信貸規模為300億元,今年一季度封頂只有100億元,大幅縮水三分之二。“監管部門同時管控增速和增幅,我們短期內也不能增加多少。”

        眾所周知,貸款是房地產的“生命線”,人口流動和土地供需可能會影響3-5年的房價趨勢,但金融因素的加持、低利率且長期的房貸,才是撬動樓市走強的核心原因。

        3-5月份,本來是歷年房地產“小陽春”的季節,政策氛圍應該很寬松才對。

        但2021年的反常之處在于,調控政策不斷保持高壓之勢,甚至屢次加碼,使樓市出現了“倒春寒”。

        以南昌為例,前幾天剛發布了“樓九條”,推出不限房價、地價的地塊,實施南昌都市圈購房同權,大幅放寬限購。

        這種力度的寬松政策,有點“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意思,表面上是為了壯大都市圈,其實大幅放寬了購房門檻,增加了房價炒作的風險。

        沒成想,這個政策只“存活”了一天。

        3月25日,江西約談南昌市,責令立刻糾正。

        3月26日,住建部要求要落實省和市里的主體監督責任,同時派出督導組現場督導,還把南昌這個存在感不強的城市,列入房地產市場監測重點城市名單。

        這就是“房住不炒”的底線,只要觸碰到,必然會引發調控的“雷霆”動作。

        在南昌之前,繼1-2月份住建部去深圳、上海、北京實地督查以后,3月初,住建部副部長倪虹又帶隊赴浙江杭州、江蘇無錫調研督導,3月22日,又帶隊赴四川省成都市和陜西省西安市調研,頻率之密集,范圍之廣,是近些年來從來沒有過的。

        這7大城市,覆蓋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的龍頭城市、中西部強省會,全都在高層監控的范圍內。

        在強勢的高壓調控氛圍下,樓市的風聲越來越緊,任何放松限購、限售、限貸的口子都不可能出現。

        之所以2021年樓市如此特殊,還是跟高層的表態有關。

        一方面,經濟會議已經定調今年的房地產市場,解決大城市的住房問題。

        大城市的住房,本來就存在供給量偏少、房價偏高、租賃市場結構不合理等問題,正是有了高層明確的表態,才有了銀行限貸,壓降房貸額度,房貸放款延期,提高房貸利率,嚴查經營貸,嚴查信貸流向等措施,最終達到給樓市降溫的目標。

        另一方面,央行、銀保監會對樓市的定性已經明確:經濟發展最大的灰犀牛。

        70%城市房貸延期!樓市出現“倒春寒”?高層表態,風聲更緊了

        從1998年開啟住房商品化時代以來,對房地產行業的定位都是“支柱產業”,土地招拍掛貢獻了大量的地方財政收入,房地產養活了數萬家開發商,上下游數十個行業要靠樓市的“滋養”,上到原材料和建材,下到家具家電,近1億人的生計都與房地產有關。

        但今年風向不一樣了,最近兩個月,央行、銀保監會高層反復重申了一個觀點:房地產行業,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最大的“灰犀牛”。

        所謂“灰犀牛”,指的是太過于常見、以至于人們習以為常的風險,比喻大概率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

        房地產也是如此,年銷售17萬億元,銷售面積超過17億平米,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銀行大規模壞賬,這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當樓市從“屠龍少年”變成了“惡龍”,政策態度也必然會發生變化,從“睜只眼閉只眼”到“嚴防死守”,“倒春寒”自然順理成章。

        熱門文章
        圖文推薦
        最新推薦
        ?
        編輯郵箱:ynqb6668@gmail.com | xml地圖 | 移動端
        鄭重聲明:云南生活網(www.dietzelremodeling.com)網站資源摘自互聯網,如有侵權,麻煩通知刪除,謝謝!
        老师在被教室羞耻调教

            <noframes id="xnrdp"><address id="xnrdp"><listing id="xnrdp"></listing></address><address id="xnrdp"><listing id="xnrdp"></listing></address>

            <noframes id="xnrdp">

            <noframes id="xnr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