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xnrdp"><address id="xnrdp"><listing id="xnrdp"></listing></address><address id="xnrdp"><listing id="xnrdp"></listing></address>

      <noframes id="xnrdp">

      <noframes id="xnrdp">

        2019年,中國95%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2020-04-04 10:41 | 云南生活網

        已是日上三竿,水泥墻邊,一個男人慵懶的倒在床板上,鼾聲如雷。

        他身上斜披的夾克舊得掉色,一縷頭發膩在額前,灰不灰藍不藍的床單上破了好幾個洞,格外顯眼。

        “小黃啊,你看看現在什么時辰了!再這樣躺下去,這輩子你就完了”,村干部賴亦林恨鐵不成鋼地沖他嚷著。

        但任憑怎么推搡、斥責,他就是連眼皮都不抬。

        直到賴亦林無奈的搖了搖頭,喊了一句“領錢啦”,他才“噌”地從床上彈起來……

        領錢的人名叫黃紀保,家住江西宜春,是十里八鄉有名的“懶漢”。

        精準扶貧一紙空談?2019年,中國95%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他早年曾是一名棺材匠人,靠著小本買賣勉強度日,后來趕上當地殯葬改革,黃紀保的買賣越來越難做。再加上他患有糖尿病,每周都需要持續治療,這讓本就窮困潦倒的家庭更加捉襟見肘。

        面對一家老小嗷嗷待哺,黃紀保卻做起了“甩手掌柜”。妻子苦勸他不聽,村干部找他他不見,一個四肢健全的人,卻整日賦閑在家,游手好閑,靠著兩畝薄田和“低保”勉強糊口,窮得家徒四壁。

        日子久了,妻子再也無法忍受,這哪兒還像個家?終于,她提出了離婚,而黃紀保寧愿選擇離婚,也不愿出去找個營生。

        “離就離!”這是他面對妻子說的最后一句話。

        黃紀保所在的花木村,屬于“十三五”省級貧困村。

        然而,這幾年在國家扶貧政策的大力推動下,當地村“兩委 ”干部和駐村工作隊已經帶領不少貧困戶擺脫貧困,無論是缺土地、缺資金,還是因災、因病,都能想辦法,就怕遇見黃紀保這種沒有脫貧意愿的人。

        為了走完花木村脫貧攻擊的最后一里路,村里的幫扶干部不止一次上門找過黃紀保,給他講政策、擺道理,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嘴皮子都磨破了,但黃紀保卻依然故我,看不到任何起色。

        妻子離他而去,鄰里形同陌路,當大家都放棄他時,只有村干部賴亦林選擇再拉他一把。

        精準扶貧一紙空談?2019年,中國95%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賴亦林這次來,不只是給黃紀保“發錢”,也給他找了一份差事:

        “村里的花炮廠需要一批竹掃把,你是木工出身,這活兒你去做,5塊錢一把輕輕松松,不管多少,廠里會全部收購,你看怎么樣。”

        黃紀保悶不吭聲,半天才憋出一個“好”字,接著一轉身又躺下了。

        精準扶貧一紙空談?2019年,中國95%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看他略有動心,賴亦林又苦口婆心的給他講村里其他貧困戶的脫貧故事:“他們有的賺錢添置新家具,有的成了脫貧模范受到表彰,還有的連新媳婦都娶了,難道你一點都不動心?”

        短短一席話,似乎又重新點燃了黃紀保對生活的盼頭。

        的確,自從和妻子離婚,他才真正體驗到了什么叫六親無靠,什么叫孤苦無依。漫漫長夜,那孤獨的滋味只有自己才知道。

        終于,黃紀保決定重新踏出人生的第一步。在村干部的督促之下,他到山上砍下一捆捆的竹枝條,一次就編出了100多把掃帚。

        精準扶貧一紙空談?2019年,中國95%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看到事情有了轉機,村干部賴亦林一方面喜出望外,一方面又擔心黃紀保閑下來再次返貧。于是他趁熱打鐵,讓黃紀保把村里的廢品收集起來拿去鎮上去賣。

        經過努力,黃紀保終于有了存款,這下他的動力就更足了。從此,黃紀保不但告別了窩在床上混日子的生活,還自籌了1萬多元購買了一輛摩托三輪車。他早出晚歸,走村串巷,每天扣掉油錢,一天能凈賺60元左右。

        憑著這份努力和堅持,黃紀保不僅順利脫貧摘帽,還如愿迎娶了隔壁村一位喪夫的女子,讓兩個破碎的家庭重新組合,開啟了新的人生。

        精準扶貧一紙空談?2019年,中國95%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老話說“救急不救窮”。

        想要創造美好的生活,首先就是要擺脫“懶漢思維”。

        2019年10月27日,一名云南扶貧女干部“發飆”的視頻刷爆自媒體和朋友圈,就突顯了這一問題。

         

        相比過去“大水漫灌”式的扶貧工作,精準扶貧“點對點突破”的難度大大增加。

        部分貧困戶把“等、靠、要”當成了自己的“三字經”,主動性極低,扶貧干部只能“皇上不急太監急”。

        在一些地方,政府本想“授之以漁”的發給村民雞、鴨、鵝、豬仔讓他們搞養殖,但個別人轉眼就把生產資料當成了口糧。甚至有人明明達到了脫貧標準,卻不愿脫掉貧困帽,“賴在”貧困名單里不簽字脫貧,只為了多領一點補助款.......

        這種現象如果換成其它國家很好處理,直接讓你吃一輩子救濟金,你也高興,我也省心。

        但中國政府的精準扶貧不是面子工程,只有從心里、從根源上甩掉貧困帽,才是真正意義的脫貧。

        貳 | 跨越千年

        云南省的高黎貢山,號稱“生命的避難所”。

        這里活躍著20多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森林覆蓋率達85%,其中不乏侏羅紀時代的孑遺物種。4000多米的垂直高差,讓它避開人世間的紛紛擾擾,成為與世無爭的桃源仙境。

        山谷間的獨龍江鄉,便是獨龍族世代繁衍生息的地方。

        精準扶貧一紙空談?2019年,中國95%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千百年來,獨龍族與世隔絕,“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據乾隆年間編纂的《皇清職貢圖》描述,“其居處結草為廬,或以樹皮覆之。男子披發,著麻布短衣褲,跣足。婦女綴銅環,衣亦麻布……更有居山巖中者,衣木葉,茹毛飲血,宛然太古之民。”

        過江靠溜索,出山攀“天梯”。險要的地勢固然保持了生物的多樣性,卻也時常讓族人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相傳,獨龍族有一個憂傷的傳說:遠古時代,獨龍族有一把天梯,后來老鼠與人類爭食,便將天梯啃斷,從此族人就陷入窮困潦倒的泥塘......

        1999年,國家投資1億元,在高黎貢山3000多米的雪線上,修了條簡易公路。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獨龍族出行難的問題,但一到大雪封山,獨龍族就有半年的時間無法與外界交流。除了國家的救濟糧補貼,有時也靠挖野菜充饑。

        精準扶貧一紙空談?2019年,中國95%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 獨龍族天梯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基建扶貧,政府誓將“天梯”再立。

        電,是人類社會通向現代化的基礎。獨龍江鄉,是中國施工難度最高,電力投資最大的鄉鎮。

        2010年,成為獨龍族大規?;癯钡脑?,以南方電網為代表的一大批國有企業相繼入駐,向不可逾越的地理屏障發起沖峰。

        國家撥款3025萬元,成立獨龍江供電所。

        為了架設電線,南方電網工人翻山越嶺,沖破各種艱難險阻。他們跟猴子比攀巖,跟蜘蛛學溜索放線,峽谷里、險灘上到處都有電網工人的足跡。

        精準扶貧一紙空談?2019年,中國95%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比山猴子還厲害”成了獨龍族村民對這批送電人最深刻的記憶。

        兩年后,獨龍族終于迎來“戶戶通電”的時代。當地政府免費配發的電飯鍋、電磁爐等家用電器,讓獨龍族徹底告別了捕魚狩獵、刀耕火種的原始生活。

        2014年5月,政府在獨龍江建成全國首個20千伏峽谷獨立電網,投入資金超過1個億,維護費用高達500萬。

        但為了減輕獨龍族同胞的負擔,南方電網把獨龍江鄉的生活用電費用下調至全國最低,每度1毛錢。幾年來,收回的電費只有幾十萬。

        如果照這樣計算,南方電網恐怕100年都無法收回成本。

        都說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的,但南方電網這樣的國企卻硬是要做“虧本的買賣”。

        不僅如此,他們還派駐專人為當地的小學和村委會購置了價值4萬元的教學用具、辦公用品,以及價值8萬元的草果苗,幫助村民們種草果、多創收。里外里,這筆廉價的電費又有一部分反補回當地民生教育上。

        高原基建耗資巨大,已然不談成本收益,但錢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

        獨龍江一年中有200多天的雨雪,生活環境艱苦,氣候條件惡劣。對供電人員來說,維護比建造更辛苦。

        供電所職工楊永平的“封山日記”里有這樣一段描寫:

        3月1日暴雪造成20千伏獻九當線主干線孔目電站段第四號桿遭遇山體落石砸倒,導致該線全線停電。3月8日上午8時暴雨剛停,我們在褚所長的指揮下,立即趕往獻九當,進行驗電、掛接電線、布置圍欄、懸掛安全警示牌等工作,在主干線立起后,褚所長爬上5米高的頂端進行最后驗收。

        一周之內,雨雪交加,惡劣的氣候條件往往讓他們疲于奔命,有時供電設施剛剛修好沒兩天,一場大雨又給澆壞了。在地質災害頻發的地段維修,電網工人們甚至還要冒生命的危險。為了點亮獨龍江鄉,南方電網的員工常年駐守這里,守護著4000多名獨龍族群眾的用電安全。

        精準扶貧一紙空談?2019年,中國95%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精準扶貧一紙空談?2019年,中國95%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有了足夠的電力,獨龍族與世界“聯網”就不再是夢。

        2015年,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在完成了“村村通移動電話”工程,實現了4G移動網絡和100M光纖寬帶的全覆蓋。

        隨后,

        “移動互聯網+教育”

        “移動互聯網+醫療”

        “移動互聯網+旅游”

        .......

        一個閉塞千年的古老民族瞬間與信息化時代無縫對接。

        精準扶貧一紙空談?2019年,中國95%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與此同時,國家還投資7.8億元升級獨龍江公路,從鄉里到縣城的車程縮短了7個小時,結束了獨龍族每年一半時間與外界隔絕的歷史,山里的草果、重樓也賣到了全國各地。

        如今,獨龍族實現整族脫貧。

        全鄉1100多戶居民遷入了新蓋的安居房;幼兒園、衛生院、養老院等民生項目相繼建成,所有人都參加了醫保;適齡兒童入學率連續9年保持100%。

        這跨越千年的奇跡背后,靠的是政府意志強力推動。

        在很多貧困的地方,政府就是收不回本也要投資。

        十八大以來,中央已經累計安排超過 2700 億元支持貧困地區的農村公路建設,僅 2017 年就投入了 700 多億元。

        去年6月,美國版知乎Quora上有人針對中國提出過一個尖銳問題:如果中國有那么多錢給其他國家投資,為什么不用這些錢來發展中國的貧困地區呢?

        結果一個劍橋博士的回懟獲得了高贊。他列舉了四個貧困省份的基建扶貧數據,并于其他國家進行了對比。

        比如在甘肅,政府為了降低農產品運輸的成本,修建了長度超過4242公里(限速120公里/小時)的高速公路,這幾乎是印度全國高速公路總長的三倍。2019年從深圳到敦煌運送1公斤的包谷只需15元人民幣,同樣距離UPS從內華達運到波士頓需要26.13美元,而它們都會計入兩個國家的GDP,這公平嗎?

        精準扶貧一紙空談?2019年,中國95%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 省級高速公路S2在甘肅省建設

        類似的案例層出不窮,對比了許多案例之后,這位博士最終得出這樣一個結論:

        “大多數項目都是由中國國有企業領導的。他們這樣做會賠錢,但它們給普通百姓帶來了巨大的社會效益。這被稱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它正在發揮作用。

        這就是為什么西方如美國和歐洲無法實現甚至不考慮這樣做的原因。”

        叁 | 不忘初心

        2019年6月16日下午兩點多,還沒來得及吃飯的黃文秀急匆匆要出門。

        “要不明早再回吧?”

        父親趕忙問了一句,虛弱的聲音中透著不舍。

        幾天前,他剛做完第二次肝癌手術,吞咽功能還沒有完全恢復,只能吃些流食。女兒好不容易百忙中抽身回來一趟,剛喂父親吃了幾口粥,就收到一條消息推送:廣西百色地區今晚有暴雨。

        “就是因為要下暴雨,村里可能會受災,更應該馬上回去”,黃文秀語氣堅定。臨走前,她還叮囑父親“記得吃藥”。

        父親望著文秀遠去的背影,怎么也想不到,這一去竟是父女最后的訣別......

        2016年,北京師范大學畢業的黃文秀,決定回到家鄉,從事脫貧事業。

        對她而言,這不是一條充滿鮮花和掌聲的紅地毯,而是一條布滿荊棘和坎坷的泥濘之路。

        精準扶貧一紙空談?2019年,中國95%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文秀的家境并不比貧困戶好多少。

        她家是一棟山腳下的二層磚混房,屋里是水泥地,二樓甚至連門窗都沒安,最值錢的物件是一臺十幾寸的舊彩電。

        前些年父親罹患肝癌,做了兩次大手術,十幾萬醫藥費都是靠親朋好友東拼西湊借的。母親患有心臟病,常年服藥,開銷也很大。

        像她這種條件的孩子,但凡有個機會都會選擇在大城市發展??蓪ξ男銇碚f,如何幫助家鄉父老脫貧,才是心心念念的事。

        精準扶貧一紙空談?2019年,中國95%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 黃文秀的家

        2018年4月2日,黃文秀走馬上任,任職百坭村第一書記。

        這個村位于大山深處,離市區164公里。沒有火車,也沒有高速公路,只能坐大巴沿陡峭的盤山路搖搖晃晃近5個小時才能到達。

        全村上下有19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共883人,他們散居在幾個山頭,且90%都是說壯語的少數民族。

        為了堅定執行中央的“精準扶貧”戰略,黃秀文貸款買了汽車,整日奔波在泥濘的道路上,挨家挨戶的訪問、調查、登記。

        駐村剛滿一年,黃文秀的行車里程就長達了兩萬五千里。

        “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黃文秀的“長征之路”開局并不順。

        村民一開始還真沒把這個女娃子當回事,都以為她只是走個過場,解決不了什么問題,所以很多貧困戶見她來走訪連門都不愿意開。

        精準扶貧一紙空談?2019年,中國95%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 黃文秀在日記中寫道:我還不夠勇敢

        得不到信任,就無法做好基層扶貧。

        為了真正貼近百姓,傾聽群眾心聲,黃秀文除了向老干部請教怎么和當地人打交道之外。還特意從家里搬到村委會住,擠在一間10平米的小房間里,方便專心工作,隨時走訪。

        一到貧困戶家里,她首先不是問問題,而是先脫下外套幫人家收拾屋子,有時甚至跟著貧困戶一起下田耕作,邊干農活,邊聊天。不少貧困戶都開玩笑說“你這個娃娃真難纏的很哩”。

        精準扶貧一紙空談?2019年,中國95%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這樣一來二去,黃文秀就摸清了百坭村每一戶的致貧原因。

        比如:

        村民黃仕京家里有兩個大學生,但只有種八角和農閑打工的微薄收入,眼看就要因貧棄學。面對這種情況,黃文秀就為他家申請“雨露計劃”,一次性獲得5000元補助,解決燃眉之急。

        貧困戶黃邦旋不夠低保標準,黃文秀每次來他都不給好臉色。后來,黃文秀碰見他就親切地叫“哥”,日子久了,黃邦旋態度也有改變。黃文秀趕緊趁機向他說明,雖然不滿足低保條件,但可以申請產業補貼資金,用這筆錢來種水果,照樣能脫貧。

        53歲的韋乃情,大半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沒有其它謀生手段。為了幫他脫貧,黃文秀上網找種植攻略,給他申請了3萬塊錢貸款種油茶樹,然后找電商平臺賣出去。用韋乃情自己的說:“黃文秀比我女兒還親”。

        精準扶貧一紙空談?2019年,中國95%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看見老人背著孫子蹚水過河,她就申請修橋經費;看見村民打著手電筒走夜路,她就申請到屯里的路燈項目......

        村里的大事小情全包了,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全村的希望”。

        在她的帶領下,百坭村2018年通過易地扶貧搬遷脫貧18戶,教育脫貧28戶,發展生產脫貧42戶,共計417人,貧困發生率從22.88%降至2.71%,砂糖橘種植面積從500多畝擴展到了2000多畝。

        同時還完成了1.5公里的道路硬化,4個蓄水池的新建,一個屯的路燈亮化工作,村集體經濟收入6.38萬元,實現翻倍增收。

        一年的時間,整個村子大變樣,還獲得了百色市 2018年“鄉風文明”紅旗村榮譽稱號。

        精準扶貧一紙空談?2019年,中國95%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由于廣西是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濕度都很大,夏季高溫多雨,很容易誘發地質災害。因此在黃文秀的扶貧工作中,修橋補路一直是重中之重。

        2018年6月,廣西進入雨季,百色多個縣出現泥石流和滑坡,百坭村也有多條道路因塌方阻斷。

        災害發生,黃文秀總是第一時間組織了村干部,一起去疏通道路。在她眼中,道路阻斷不僅影響群眾的出行,還會影響全村的產業發展,特別是山上5個屯,那里集中了全村的主要產業。

        為了解決道路問題,黃文秀天天往屯里跑,畫下詳細的地形圖,精確到了每一戶的位置,再向縣里遞材料申請經費,最終成功解決了因災害造成的道路堵塞問題。

        2019年6月,廣西再次進入雨季,并在6月16日這天迎來一場大暴雨。

        當天,辭別父親的黃文秀驅車返回百坭村。路上她一邊開車,一邊向村支書周昌戰詢問受災情況。在行至凌云縣境內時,黃文秀遭遇山洪。

        精準扶貧一紙空談?2019年,中國95%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6月17日凌晨00:02,黃文秀在家族群里發了一段11秒的小視頻。視頻里黑漆漆的一片,只有車燈照出的雨點、頻頻擺動的雨刷和傾瀉而下、淹沒整條公路的洪水。

        “有一輛車已經被水沖走了” 、“我不懂怎么辦了”……

        這是她出事前在微信和朋友的聊天記錄。

        過了一會兒,黃文秀給家人發了一條消息:“我遇到山洪了,兩頭都走不了,雨越來越大,請為我禱告吧”。

        精準扶貧一紙空談?2019年,中國95%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這句話,成了她留在世上的最后一段話。

        18日下午,搜救人員在河道里發現了黃文秀的遺體。

        精準扶貧一紙空談?2019年,中國95%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讓黃秀文30歲的生命永遠定格在扶貧路上。

        如今,村民們種的砂糖橘已是齊腰高,貧困戶韋乃情孫子的住院報銷也已到賬,可黃文秀卻再也回不來了。

        精準扶貧一紙空談?2019年,中國95%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 黃文秀的遺物:給媽媽買的銀鐲子

        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顯示,我國深度貧困地區大多位于西北半壁及“胡煥庸線”交界處,這些地方多是自然環境惡劣的區域。它不僅制約著當地百姓的生活水平,也讓扶貧工作有著相當高的危險系數。

        精準扶貧一紙空談?2019年,中國95%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 胡煥庸線

        近年來,我國扶貧干部中有相當一部分在路上遇難,而黃文秀僅僅是其中一例。

        2019年7月11日,云南扶貧干部郭彩廷在搶險救援中突遇泥石流,連人帶車被沖走。

        2019年10月7日,甘肅舟曲縣扶貧干部張小娟與4名記者不慎墜江。

        2019年10月22日,云南扶貧干部和曉宏、李志瑛,在途中墜入怒江。

        2019年12月26日,廣西扶貧干部黃景教在返程途中車輛翻下路坎,不幸遇難。

        ......

        肆 | 尾聲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

        2019年,中國實現1000萬人口、340個縣脫貧的輝煌成績。其中獨龍族整族脫貧,西藏所有縣區全部脫貧,“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的貴州省還轉型成了中國的“大數據中心”。

        十八大以來,我國精準扶貧已經實施了六年。

        六年來,全國共減貧8239萬人,平均每年1300萬人,相當于每分鐘26人脫貧。

        精準扶貧一紙空談?2019年,中國95%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六年來,1794萬農戶的危房實現改造,農村垃圾、污水治理持續推進,居住環境不斷改善。今年剩余的135.2萬戶危房改造工程也將全部竣工。

        六年來,貧困地區農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高出全國農村平均水平2.3%。烏蒙山的甜橙、秦巴山的獼猴桃、大別山的中藥材......一大批特色產業在貧困地區拔節生長,成了貧困戶的“新錢袋”。

        精準扶貧一紙空談?2019年,中國95%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截止2019年,中國95%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對全球減貧事業貢獻率接近75%。

        精準扶貧一紙空談?2019年,中國95%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今年,我們有幸一同見證,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將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得到歷史性解決!

        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數字,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扶貧的脫貧人口已經超過8.5億。

        這項成就對全球減貧的貢獻率超過75%,比聯合國規劃到2030年消除貧困的目標提早了10年。

        精準扶貧一紙空談?2019年,中國95%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然而在斐然的脫貧成就背后,一個令人扎心事實是,當許多貧困戶脫貧時,扶貧干部卻倒下了。

        截止去年6月底,全國犧牲在扶貧崗位上的共有770多人。

        多少扶貧工作者犧牲了很多陪伴父母和子女的時間,而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揮灑在田間地頭。

        多少扶貧工作者犧牲了自己的健康乃至生命,只為驕傲的向祖先們說一句:到我們這一代,中國再也不會“路有凍死骨”。

        一場脫貧攻堅戰,上演了一幕又一幕令人感動和充滿信心的故事。

        我們當銘記這些時代英雄的身影。

        熱門文章
        圖文推薦
        最新推薦
        ?
        編輯郵箱:ynqb6668@gmail.com | xml地圖 | 移動端
        鄭重聲明:云南生活網(www.dietzelremodeling.com)網站資源摘自互聯網,如有侵權,麻煩通知刪除,謝謝!
        老师在被教室羞耻调教

            <noframes id="xnrdp"><address id="xnrdp"><listing id="xnrdp"></listing></address><address id="xnrdp"><listing id="xnrdp"></listing></address>

            <noframes id="xnrdp">

            <noframes id="xnr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