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妻子尿毒癥需長期透析治療,主要費用國家已承擔。自己承擔的,家庭開支增加了。但從你的家庭成員結構和工作收入來看,人均收入遠超貧困戶標準,確實已經脫貧。”泰興市濟川司法所所長莫輝生與曹某推心置腹,已經脫貧,并不代表富裕,還會遇到困難,關愛和幫助不斷線。
2019年以來,泰興市司法局圍繞低收入群體法律需求,以法治扶貧為切入點,聚焦“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深入貧困戶家庭開展法治扶貧專項行動,為貧困群眾提供及時、專業、優質的法律服務,防止涉法致貧、涉法返貧,取得階段性成效。
法治宣傳助力“精準脫貧”
緊緊抓住脫貧攻堅工作中“扶志”和“扶智”兩個關鍵環節,組織基層司法所工作人員、幫扶責任人和駐村干部深入全市1647戶建檔已脫貧貧困戶家中,發放宣傳冊5000余本,點對點宣傳法律扶貧便民利民惠民法律法規和政策,對貧困家庭中發生的賭博、酒后駕車、盜竊、尋釁滋事等違法犯罪行為以案說法,防止群眾因法治意識淡薄、思想認識錯誤而踏上“返貧”路。同時提高扶貧干部的法治意識,培養法治思維,提高扶貧工作質效。
法律援助助力“精準脫貧”
拓展法律援助網絡,發揮347個村居的“法潤民生群”的作用,打造“脫貧攻堅半小時法律援助服務圈”,針對貧困戶開通“綠色通道”做到“應援快援”。通過入戶走訪對低收入家庭中存在追討薪資、贍養撫養、交通事故、工傷事故、委托公證等法律需求事項進行全面摸排,及時辦理法律援助,切實從法律上維護貧困群眾的合法權益。截至目前,已為精準扶貧戶辦理法律援助案件21件,為老年人贍養糾紛提供法律援助4件。
濟川街道陸橋村劉某是孤寡老人,上世紀80年代,兄弟“過繼”一子在其名下,構成收養關系。目前,其養子孩子上學、妻子身體有病,生活拮據,并未實際與老人共同生活,未盡到贍養義務。而收養關系的存在,導致劉某不符合五保戶的條件,無法落實五保戶政策。工作人員走訪群眾、村干部,詳細了解了劉某的情況,為其辦理解除收養關系法律援助。
法律服務助力“精準脫貧”
深入推進“村居法律顧問參與脫貧攻堅行動”,豐富“一村一法律顧問”工作職能,進一步發揮村居司法行政服務站的作用,要求法律顧問提供“坐班值守型”“流動服務型”等多種服務模式,引導幫助低收入人員合理表達訴求,及時參與化解精準脫貧過程中產生的各類矛盾糾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截至目前,法律顧問為扶貧戶提供法律咨詢服務2000余人次,幫助調解扶貧戶家庭矛盾糾紛183件。
法治督查助力“精準脫貧”
精準扶貧是一個動態的實施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加強對扶貧工作的法治督查十分必要。司法局要求司法所工作人員逐一入戶了解核對貧困戶的生活水平,身體健康狀況,并向貧困戶詳細了解扶貧干部實際工作中有無做到公開透明依法扶貧,及時指出存在的問題,確保各項精準扶貧資金、項目等投入切實用在貧困群眾身上。已對16戶居住環境優越不符合扶貧條件、42戶子女減損生活困難家庭扶貧政策落實情況提出了督查建議。